咖啡拉花是什么?牛奶咖啡拉花是怎么做出来的?

2024-10-12
通过拉花缸倾倒出牛奶奶泡,我们可以在咖啡液面上绘制出各种各样的独特图案,而这种做法有一个专业的称号,既“拉花艺术”,简称拉花。

拉花虽然并不会改变咖啡的味道,但因为其独特且简约的风格极具观赏性,所以有了它的存在,牛奶咖啡能够给到人更多的视觉体验,换言之给到更多的“情绪价值”。即便是没有喝过咖啡的人,也能透过精美的图案对咖啡的味道浮想联翩!所以在最开始,拿铁的爆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拉花的存在。而这也导致,无论是什么牛奶咖啡,只要拥有奶泡,总会被咖啡师秀上“一番操作”。

80ff95972c142c6.jpg

但就有朋友发现,绝大部分外卖打包杯里的咖啡拉花图案总没有堂食杯里的那么精美。要么是新手入门习得的大白心,要么就是“推推乐万金油”的郁金香。相比起堂食杯里偶尔会出现的复杂图案外卖打包杯里的拉花能多简洁就多简洁,要多简单有多简单。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用打包杯拉花,真有这么难吗?

6099ab7a3b56f7.jpg

确实如此,相对于堂食杯来说,打包杯拉起花来是要更难一些。因为打包杯从两个方面提高了拉花的难度,我们需要掌握更高的熟练度,才能够在打包杯上做出跟堂食杯一样的拉花图案。

a8c769f842648a3.jpg

为什么打包杯拉起花来更加困难?
那么首先,就是杯子的口径问题。一般来说,常规的堂食拿铁杯口径会在10cm左右,而外卖杯则为6cm~9cm。杯子口径决定了咖啡液面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咖啡液面看做是一块画布,当“画布”越大的时候,我们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当“画布”越小的时候,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小。

73a350d7fd3ef86.jpg

同样的图案,会因为“画布”大小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线条绘制,所以这对于咖啡师来说,将会是一个能否灵活控制线条的考验。

其次就是杯子的高度问题!拉花的步骤其实主要就分为两段:融合和作图。一般我们在用堂食陶瓷杯制作拉花的时候,会融合至杯子容量的一半,因为在一半的时候拉花缸已经可以贴近液面,此时我们可以轻易的绘制出图案。但由于堂食杯比较高,一般在10cm~15cm。如果我们融合至一半就进行拉花,那么就会因为缸嘴距离液面过远的原因,使奶泡因为穿透力过强而直接没入咖啡里。

5bfbd4f953e490c.jpg

所以我们就需要提高融合的奶量,直至液面达到杯子的七~八分满以后再进行拉花。但由于液面过高,此时剩余可操作性的空间比较小,如果不是拉花高手,将很难做出一幅完整的复杂图案。因此相对来说,用打包杯拉花会比较难一些。但也仅仅是比较难,并不是无法作图。只要掌握到技巧,那么我们也能够“如履平地”,像堂食杯一样轻易的做出复杂的拉花图案。

6ccaf1db9b27bdf.jpg

但这就需要各位咖啡师们勤学苦练,掌握好奶量的输出,线条的控制。一般会推荐用较小的奶流(指一时间内倒入的奶量没有那么多)去进行融合,同样,融合至七~八分满再进行拉花。之所以要使用较少的奶量是因为如果倾倒的奶量过多,由于杯子较高,会给注入的牛奶附加较强的一个力!然后牛奶就会因为这股力过于强大,在融入咖啡以后触碰到杯底反弹上来,进而影响液面的干净度。所以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50d22f09a0dfb12.jpg

当然啦,打包杯之所以不做高难度的拉花图案也不一定是咖啡师的技术不够,这里只是在讨论打包杯拉花的难易度。一般来说,打包的咖啡不做高难度拉花还因为这样能减少客人等待的时间。毕竟很多客人都是上班前的随手一杯,作为店家,自然需要照顾到客人,怎么快捷就怎么来咯~



P.S.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阅读5
分享
写评论...